2020年9月18日,第三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系列活动——雄安设计论坛,在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的主持下举办,活动邀请来自全球20余位中外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围绕“设计营造多元世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和生态模式”主题,聚焦社会新场景、消费新机制、产业新生态,共话未来多元设计。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出席致辞,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主任封昌红、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法国阿基坦国家工业创新发展专家帕特里克·吕西安(Patrick Lucien lapoule)、哈弗设计中心造型副总裁菲尔·西蒙斯(Phil Simmons)、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等20余位国内外设计、建筑、生态、文化、城市、交通、智能制造等各领域的资深专家,本次雄安设计论坛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分享搬上云端,让无法亲临现场的全球观众在线上感受了一场巅峰设计对话。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
陈刚在致辞中表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设计。三年多来,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开门开放组织规划设计编制工作,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智慧,形成了高质量的规划体系,统筹了从控详规到单体设计之间的每个环节,确保了规划与设计、工程、建筑全过程的衔接,体现了开放、包容和多元。雄安新区的规划设计坚持回归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着力构建人与自然、科技协同的新型未来城市,更加注重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安全发展,力争从根源上预防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企、安全韧性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等“大城市病”出现。当前,雄安新区已经从规划阶段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更加注重建筑风貌、绿色宜居、数字智能、创新发展等方面设计在塑造这座未来之城中的重要作用,力争把多元的设计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建设、管理、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中,形成推动雄安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快建设天蓝水清的绿色之城、智能科技的创新之城、和谐宁静的宜居之城。
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主任封昌红
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主任封昌红在“多元世界、双区洞见”演讲中,通过从深圳特区到雄安新区的设计创新赋能发展,讲述了未来城市的多元设计趋势。她表示,雄安新区让诸多顶级设计智慧得以实践,新的思辨、新的主张让雄安设计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设计灵感的传达正在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助,让每个雄安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生活的编剧和未来城市的导演,以设计的远见去拥抱多元的未来,去构建可持续、有弹性的社会文明。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
演讲主题:用时代精神来传承文化
王辉在演讲中分享道,在这个伟大的建筑时代里,面对世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建筑师要有一颗反思和丈量世界的心,运用建筑设计自然、有机、发展地去织补文化和自然的碎片,不可以简单粗暴的干预和画蛇添足。
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教授、创始主任
陈伯康(Aric Chen)
演讲主题:文化和创造力:打造未来城市的“软件”
陈伯康在分享中提到,文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核心所在。文化不等于经济发展,很高兴看到雄安新区的规划将生态系统、智慧出行、文化传承放在规划建设首位。陈伯康还分享有关城市、文化、建筑、商业设计等领域的案例,通过文化和创造力,为未来城市发展探索更多可能。
法国阿基坦国家工业创新发展专家
帕特里克·吕西安(Patrick Lucien lapoule)
演讲主题:生态工业设计理念
帕特里克·吕西安在演讲中提到生态发展问题,他提出要通过生态的方式来解决生态问题,并通过PPT分享了许多生态设计案例,用实际案例告诉大家,一个合格的生态工业设计要最大化的减少材料的使用,同时通过生态新材料的应用,把设计与产品、建筑相结合进行循环利用。
ED设计公司CEO米凯·罗基(Mika Roykkee)
演讲主题:引领企业未来成功的设计
米凯·罗基通过AR视频的方式为论坛带来精彩分享,他表示再好的创新也要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和想法,只有这样设计才有意义。而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来了解客户的业务范围和需求,不断地思考如何改进传统产品的开发流程,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来满足客户新的期待。
哈弗设计中心造型副总裁
菲尔·西蒙斯(Phil Simmons)
演讲主题:未来汽车设计潮流
菲尔·西蒙斯分享了有关未来汽车设计趋势的演讲,他提出要把设计放在开发思维的中心,不断聚焦未来发展趋势,利用物联网、5G通讯为未来带来更多可能。他指出,未来汽车设计趋势不单单只针对汽车,更要考虑城市交通的解决方案,辅助城市更好的规划。同时他还举例畅想了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和利用可持续材料的循环来提升车辆的生命周期。
Design UM CEO
纳里曼·巴希尔(Nariman BASHIRI)
演讲主题:文化交流如何影响设计理念?—引入土耳其设计与工业
纳里曼·巴希尔为雄安设计论坛的嘉宾和观众们分享文化交流对土耳其工业设计的影响,他表示,土耳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汇集意大利、古希腊、欧洲等不同文化交汇,这样的文化会为设计带来特殊的感觉和风味,而一个优秀的设计,除了注重文化,更要注重客户的反馈。
主持人:
创客大爆炸联合创始人、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创始人主任李大维
对话嘉宾: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长陈冬亮,哈弗设计中心造型副总裁菲尔·西蒙斯(Phil Simmons),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王小爱,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郑德东。
本次圆桌对话三位嘉宾围绕“城市变革与可持续性社会场景”展开激励讨论,未来城市的变革跟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紧紧相连,互相影响,针对雄安未来的城市发展,在以绿色环保作为可持续目标下,菲尔·西蒙斯认为便捷的充电设施利于电动车的普及,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空气质量。郑德东则认为我们应学会阅读城市、体会城市、挖掘城市最大的价值和美,避免城市的千篇一律及孤岛效应。在王小爱看来,设计已经成为帮助组织转变其战略方针的重要工具,为了参与和推动这一发展方式。创新需要探索和实验区实现事物的可能性,应对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创新设计则是侧重于面向变革的设计方法,以应对复杂的社会性和系统性问题。陈冬亮表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预见,预见未来人类需要什么,而不是把我们现有的留给他们,今天我们在雄安这个高起点上去思考设计,规划设计,就是预见我们的未来。
明日制造
循环经济新场景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孙胜亮担任下午论坛主持人
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唐沐
演讲主题:后疫情时代的家居智能设计
唐沐分享道,中国智能家居从2013年开始发展,到2019年整个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了1400亿,随着今年疫情的爆发,大众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的应用让我们从中看到未来智能家具的发展需求。目前智能家居供给链初步建成,但整体布局比较分散,智能家具不是靠一个个单品拼凑起来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各大厂商之间互通互联,才能让智能家居真正落地。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挺
演讲主题:设计驱动的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韩挺为雄安设计论坛的嘉宾和观众们分享“设计驱动的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关于明日制造,他认为人才是明日的主角,人类的明日需要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基于场景下的高品质生活,这就需要我们注重设计人才的培养,用设计来提升生活的品质。
连联集团创始人吴迪
演讲主题:新物质主义
吴迪在分享中提到,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市场上充斥着过渡消费和低廉制造,每年都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极大的负担。联连新材料在今年疫情的时候,做了一个matter matters新物质艺术展,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通过艺术展的形式去重新反思材料的应用。她表示,未来的设计不单单是从设计口切入,也可以从材料切入,从供应链切入。
德国iF成都设计中心、
iF艺符设计(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淑芬
演讲主题:设计可持续性未来
林淑芬在演讲中展示了大量获得德国IF设计奖的可持续设计作品,以实际案例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她表示,目前全球资源回收率较低,产品包装、塑料、纺织品、建筑废料等废弃材料能有效收回利用的不足15%。设计师在循环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思维方式,才是对这个世界和地球的保护。
德国INDEED Innovation 创新设计咨询公司
上海负责人马思广(Dominic Ma)
演讲主题:循环创新
马思广表示,循环系统设计有三大准则,一是在设计之初避免浪费和污染、二是以循环经济的概念去设计、三是促进自然系统的再生。人类在废弃的同时,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下的创新都是为收益而创新,但其实保护环境、生态环境才是最需要创新的地方。
圆桌对话
创造革新、构建制造、消费新机制
主持人: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阎飞
对话嘉宾:
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唐沐、连联集团创始人吴迪、德国iF成都设计中心/iF艺符设计(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淑芬、朗图创意体联合创始人冯晓、好运作业创始人陈仕斌。
智能化的今天消费升级培育出了良好的商业环境,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科技的发展也让技术环境逐渐完备,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唐沐表示:近年来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未来定制化生产是生产趋势、制造趋势,自动化的工厂、定制化的工厂、柔性的供应链是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吴迪认为,中国不缺大的工厂,缺的是一些中小工厂,如果我们市场允许更多“作坊”的存在,去做一些自下而上的新材料的开发,会2020年中国制造业最大的转机。陈仕斌认为,对于服装行业或者做新零售的行业,已经没有办法隔绝线上线下的关系,它们已经完全融为一体,未来我们需要寻觅一种能够真正把已有的数据化问题执行落实完成的系统,打通供应链,为客户塑造自己的ID。林淑芬表示,制造的过程是永续发展的过程,如果设计也能融合制造过程的话会对制造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设计师不能只看设计的外在,更要去了解设计的过程和材质的部分,去跟制造做结合,这样才会发挥最大效益。关于未来引导型消费的价值转移,冯晓认为应考虑三个方面,分别是设计端上强化个性,第二是大数据APP连接的引导消费,最后也是最终要的消费者。
永续生态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产业重构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
演讲主题:永续生态: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产业
何人可在分享中提到,“以前我们很多老师不愿意用数字化的方式教学,今天不管你愿不愿意全世界都在走向数字化,全世界的人不管用哪个终端,这成了最常见的一种交往方式了。”今年疫情创造了一个特别的词,叫做social distance(社交距离),而设计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互,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如何通过设计形成一致性的用户体验,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周军年
演讲主题:服务于新型城市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装备设计理念探讨
周军年在分享中提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格局正在被彻底重塑,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下,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多发展可能。在他看来,区域一体化的交通应该形成多种方式互联互通的出行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灵活、高效、集成的出行服务,同时新产品设计时还要更多考虑公共安全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交通装备的防疫能力,为旅客提供安全健康的出行环境。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
演讲主题:中国设计智造协同创新模式
王昀表示设计进化史就是一部人类生活进化史。后疫情时代,面对经济复苏和重构,设计更需要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而永续生态,需要把智能作为一个重要窗口重新思考设计方法论,从新文创到新制造到新服务,协同创新推进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行业释放力的设计。
美石饰家总经理、意大利Emo中国区代表
刘深(ASA Liu)
演讲主题:如果没有米开朗基罗“大卫”只是一块美丽的石头
刘深在分享中提到,从原始时代开始石头就和人类共生,古时人类不断把石头运用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上,现在我们又用有温度的设计,把石头更好更有趣的灵魂释放出来展现给大家。在他看来,能打动人心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主持人: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舒平
对话嘉宾: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军年,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朗图创意体创始人冯志锋,北京上品创新设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林
新冠肺炎不期而至,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也使得世界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停滞,对于产业链、工业链面临破坏甚至瓦解,设计本质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疫情使得跨国界跨行业的合作变得更加艰难,而王昀认为疫情是个催化剂,它改变了每一件事情,人在不同的氛围之中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学校来说,它已经变成每个人心灵安放的场所。周军年表示,绿色的理念不但要贯彻在产品本身,新材料、节能、环保都要和今年疫情结合起来,让产品具备在公共系统里保障更高层面的履行需求。冯志峰表示,今年最显著的改变就是营销场景从线下变成了线上,而整体的消费进入了基础型的日用型消费升级阶段。周林认为,以前一个供应链做很多的产品,随着疫情的改变,形成了“高小特钻新”的方式,这也影响着中国的产业和供应链向更深程度的发展。
经过嘉宾们一整天的激烈头脑风暴,为大众传递出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设计不仅仅带给人类更加精致的生活,设计也帮助建设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从而帮助人类在重大公共健康危机发生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应对,更多雄安设计论坛精彩演讲,请关注“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小程序”,进入“活动回放”页面即可观看雄安设计论坛嘉宾完整演讲视频。
更多设计周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官方小程序,浏览3D线上展厅、观看设计周线上直播活动。